2017年12月7日 星期四

失敗的喜悅

記得在中學時期,有一次中文作文題目是XX的喜悅。賭某作的題目跟“熱門”的題目相若,反而令賭人至今仍印象深刻的題目卻是-失敗的喜悅。很多人都追求自己心中的“成功”,幾乎沒有人會因為失敗而感到喜悅,更沒有人會享受甚至愛上失敗。雖然賭人認為失敗乃成功之母是安撫失敗者的說話,但最近的經歷令賭人開始明白䓢中的樂趣。



在上一個馬季最後一個賽馬日,賭人損失約8成資金。心感氣餒之餘,更甚的是連自已都開始懷疑一直做的事。記得賭人第一次接觸用期望值(Expected value)賭馬是在去年相若的時間,因為連續輸好幾個賽馬日而萌生用其他方法如數學/統計學以達致贏馬。機緣巧合之下,看到池兄的blog,認識到只要長期買正預期回報(positive expected return)的馬就可以笑到最後。當時的感覺真的有如茅塞頓開,深深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中大教授-顧鳴高贏錢的先決條件。隨即用了大約兩個多月時間建立自己的賽馬統計模型,並在建模後的第一個賽馬日錄得3成盈利。意想不到的順利不但令賭人對自己信心大增,還令賭人加大賭博的注碼,最後一敗塗地。

尼可洛·馬基維利認為人生至少有50%是靠運氣,“黑天鵝效應”作者塔雷伯也曾講過運氣常常被低估。個人運氣好壞無人得知,賭人寧可承認失敗也不把輸錢的事實推作運氣差。

最近看到老賭徙嘅一篇文章,令賭某重新思考期望值賭馬的問題。賭人在前文曾提到因為隨機性(randomness),不確定性以及很多未知的因素所影響。儘管大數據可以減輕randomness嘅影響,對每匹馬要計算出完全客觀/合理的機會率依然是不可能甚或乎不存在的。即使能夠計算出相對於公眾有優勢的機率,賽馬結果也可以是不科學的,但這也是賽馬吸引人的地方。因此如果大家基於相若的數學模型計算出每駒的機率,誰對誰錯很難定斷。

眼見他人春風得意,自己卻一敗塗地,失敗的滋味不好受。在12月6日跑馬地9埸賽事以及最近的賽馬日,賭人又經歷挫敗。可喜的是,賭人知道錯處並立即更改。賭人漸漸明白,失敗的喜悅在於勇敢承認自己的失敗及不足,避免下一次的失敗。屢敗屢戰,找出成功之道。

4 則留言:

  1. 統計模型賭馬最容易被誤解是,很多人以為對著一個足夠大的database持續mining,最終都會找到一個可以一勞永逸的標準答案,然而這只是一個解釋過去data,或說解釋一個靜態database的答案。實際上當data不斷更新,data的分佈和變量的趨勢偏向都是會不斷改變的,所以嚴格來說,現實的database是動態的,並非一個靜態的答案所能解釋,故此也許並不存在一個標準答案,上一刻的對,可能會是下一刻的錯,所謂的優勢,不過是設法令自己下一刻的犯錯幅度與範圍比別人小一點而已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完全明白賭兄感受,加入新方法不等於放棄舊有經驗及累積回來的技術,只要稍為改進,就有新的出路。老某去年不輸,不是完全因為LR模型方法,只是用了這計算結果作客觀分析代替已往的「刨馬」,仍然以舊有方法下注作重心,至於新方法至今仍然使用0.1 Kelly作實戰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記得賭人初接觸賭馬時都係每個賽馬日「刨馬」作為投注指標,初期都有利潤,但因為賭某懶,所以才用其他選馬方法

      刪除